人子是安息日的主
人子是安息日的主
张熙和牧师

讲稿下载(电脑版)

那时,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。他的门徒饿了,就掐起麦穗来吃。法利赛人看见,就对耶稣说:“看哪,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。”耶稣对他们说:“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,你们没有念过吗?他怎么进了神的殿,吃了陈设饼,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的,惟独祭司才可以吃。再者,律法上所记的,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,还是没有罪,你们没有念过吗?但我告诉你们: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。‘我喜爱怜恤,不喜爱祭祀。’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,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。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”(太12:1-8)

宗教的特点:画地为牢

这段经文说的是主耶稣经过麦田,门徒们饿了,就摘了些麦穗,用手搓一搓,再吹掉麦皮,吃里面的麦子。门徒们这样做完全合乎律法,并没有犯罪。可这一天是安息日,是犹太人的礼拜天,所以法利赛人这些宗教人士就又有话说了:“瞧你的门徒们在做什么!”他们没有指责耶稣,因为耶稣没有吃,他们在指责门徒。

宗教与属灵相去天渊。法利赛人是宗教人士,可是不禁让人心生反感。宗教人士气量褊狭,总是小题大做、无事生非,动不动就指责人违背了律法,总之你怎么做都不对。宗教人士非常消极,凡事都“不可、不可”,给人的印象是没有自由,总是被条条框框捆绑着。

希望基督徒不要给人留下这种印象。可是很多基督徒恰恰给非基督徒留下了这种印象,似乎做基督徒就是好多事情都不能做。但愿非基督徒看见我们会说:“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自由的人!”基督徒的特征是:他所愿意的善,他能够自由地活出来。

由此可见宗教人士的另一个特点:不会享受人生,了无生趣,因为整日提心吊胆,惟恐触犯了哪条律法。保罗说,“主的灵在哪里,那里就得以自由”(林后3:17)。我相信你要是跟保罗交通,就会感受到他非常自由。可是宗教人士防范意识很强,生怕玷污了自己,总是说——“不要去这里,不要去那里,免得沾上污秽。”似乎全世界都是麻风病人,惟有他们是洁净的,所以哪里都不能去。在他们眼中,到处都是麻风病人,只好画地为牢,不敢越雷池一步。难怪众人不愿做基督徒,觉得做基督徒就是戴上枷锁,失去了自由。

耶稣是个自由人

可是耶稣非常自由,不论是旷野、山陵、村庄,他都可以随意往来,也不怕触摸麻风病人。他所到之处,黑暗便退却了。他不是被动防御,而是主动出击,黑暗便逃跑了,这就是耶稣的能力!可见有两种公义,一种是消极的,一种是积极、有能力的。这也是新约与旧约的不同之处,旧约的公义是防御性的,新约的公义却是有能力的、外向的。在旧约,你不敢与罪人为伍,怕被玷污了;在新约,你可以进入罪人的圈子,让他们成为圣洁。因为我们有了圣灵,不但不必防御,还能勇往直前,为基督征服世界。

基督徒当然可以去任何公共场所,比如酒吧、宴会,而且所到之处,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,都会让那个地方蓬荜生辉。因为他鹤立鸡群,他也不害怕鹤立鸡群。不但基督鹤立鸡群,每个基督徒都应该鹤立鸡群!你不是严防密守,惟恐被吞没,而是光芒四射,为基督征服别人。

与基督同在的标记:积极、外向

你的基督徒生命是被动消极、严防密守,还是积极外向的呢?如果是严防密守,那么你还没有得到丰盛的基督徒生命,因为你跟耶稣的友情还不深厚。难怪在使徒行传,众人对使徒们刮目相看。使徒们本是渔民,可他们曾经跟耶稣同在,结果就鹤立鸡群,甚至惊动了犹太公会,惊动了这些学识渊博的圣经学者。

靠神的恩典,我去哪儿也不是严防密守,而是主动出击,走进人群。他们反而要招架抵挡,因为我虽然软弱,却带着基督的大能。比如几个星期前我在飞机上就邂逅了一位公司总裁,我们的座位挨在了一起。他可真是出口成“脏”,我还没有入座之前,他就已经坐在那儿嘟嘟囔囔的了。我不禁想:“这人是谁?”他手上厚厚一摞卷宗,埋首工作。他问我:“这个座位是你选择的还是预定的?你多早到达机场才拿到了这个座位?”我想:“这是什么问题?为什么他要问我这种问题?”

当时正赶上机场调度大罢工,飞机耽延了两个多小时才起飞,我们只好坐在飞机上,动弹不得。每次广播喇叭一响,机长宣布说——“飞机会延误一个小时”,他就会冒出一大串粗话来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他是多伦多一家大公司的总裁。他告诉我,他在飞机上浪费了几个小时,可能赶不上感恩节晚宴了。那天正好是感恩节,他妻子已经请了很多客人来赴感恩节晚宴,可他却被困在了飞机上,所以很恼火。

他就这样时不时地讲粗话,然后继续埋首工作。显然他经常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。有时他也打个小盹儿,之后继续工作。他工作非常勤奋,让很多基督徒相形见绌。过了许久,他终于问我:“你也是生意人吗?”我说:“不是,我是牧师。”他吃了一惊。于是我们开始了谈话,他对福音非常感兴趣,听个没完,我们相谈甚欢。

传福音无需长篇大论

我从不向人灌输福音,每次谈福音,我时不时地会停下来,如果他不愿再听,我也就此打住(比如在用餐的时候,我便趁机停下来,因为有些人吃饭时不喜欢谈话)。可是他请我继续讲。后来抵达了蒙特利尔,他递给我一张名片,说:“你来多伦多的时候一定要来找我。”他甚至拥有私人飞机。我说:“也许你可以教我开飞机。”其实我对开飞机不感兴趣,这样说只是想有个机会继续向他传福音。

我发现无论一个人起初多么粗鲁无礼,可是光总能穿透他内心,牢牢抓住他。而且奇妙的是,我从来不会主动说:“请问你知道耶稣基督吗?”这样一问,对话也就到此为止了。除非你的生命能够发出光来,他们不禁问:“你是做什么的?”要是我的生命不发光,那么我最好闭口不言。可我发现总是别人想问我更多问题,因为光照亮了黑暗。

基督徒要是有基督的公义,就绝不会画地为牢。你会看见光如何影响别人,实在奇妙。坦白说,我传福音从不耍花招,比如拿着圣经翻来翻去,或者拿着个十字架左晃右晃,或者挥舞着小册子,或者哼着诗歌……其实你根本不必这样做。那次坐飞机本来需要六个小时,又赶上大罢工,飞机晚点起飞,行程延长到九个小时,那人只好在我旁边坐了这么久。

我没有喋喋不休地讲足九个小时。传福音无需讲上几个小时,有时候十分钟、十五分钟就足够了。只要有基督的能力,三句话就可以改变人;否则即便讲上三个小时,也无济于事。主耶稣讲话言简意赅。你传福音一通长篇大论,结果让人敬而远之,再也不想听了。所以传福音要简练,如果别人不想再听,你就闭口不言吧。可是我发现每当神动工,别人反而会催你讲更多。你不禁想:“这人这么爱世界,怎会愿意听福音呢?”可是我见到非常贪爱世界的人竟然渴慕福音,真不可思议!

积极的公义是随时随地为主发光

积极的公义不必严防密守,而是一往无前,奉基督的名去征服世界。不知道那人最后是否成了基督徒,我从不追求立竿见影,我撒了种,其他人浇灌、收割,我不必一手包揽。种子是需要时间成长的,神非常有耐心。主的工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于求成,让人立即决志信主。神动工却深入缜密,极有能力。

交谈中我才开始明白为什么他问我飞机座位的问题。原来他看见我坐在他旁边是个神迹,憬悟到是神的安排,而我什么都没说。他问我是不是预定了这个位置,或者是不是很早就来到机场,才拿到了这个位置。我说没有,我反而是最后一批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。

他说:“你知道吗?我为了拿到这个座位,很早就到了机场。”我问:“为什么你喜欢这个座位呢?”他说这个座位伸腿空间大,他有个大公文包,需要大一点的空间。当然这个位置不是头等舱,头等舱也没有这么大的伸腿空间,所以这个座位很特别。他已经琢磨过了,觉得这个座位最好,每次出差都要这个座位。为了拿到这个座位,他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机场。他问:“你这么迟才到机场,却拿到了这个座位?”我说:“是啊。”他说:“我明白了,这是上天的安排,让你坐在了我旁边。”

神的道路真奇妙!与神同行,就会有这种奇妙经历。但愿基督徒不要成为法利赛人,画地为牢、心胸褊狭。我不害怕去舞厅,无论去哪里都行,我去是为主发光。

消极的公义总是批评不休

消极公义的特征则是喋喋不休地批评,总是说——“看哪,你的门徒又违背律法了,为什么你允许他们这样做?”这种人怎能赢得世人呢?这种所谓的公义绝对一无所成。必须有基督的公义、自由,你才能得到安息。

消极公义让人筋疲力尽,总是不许这样、不许那样。但基督的公义却令人轻松愉快,因为这种公义大有能力。正因如此,积极的公义总是被爱激励,而批评的态度根本没有爱。每逢跟抽烟喝酒的人在一起,我不会说——“抽烟不好,喝酒不好”。说有什么用呢?我要做的是引领他们认识基督,一旦有了基督,他们就会丢弃这一切恶习。

基督是主

这段经文显明了基督的荣耀,可以归结为三点。

基督比大卫更大,是大卫的主

法利赛人批评主耶稣的门徒,主耶稣回答的第一句话是:“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,你们没有念过吗?他怎么进了神的殿,吃了陈设饼,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的,惟独祭司才可以吃。”

主耶稣引用了大卫的例子,显然他是在将自己与大卫作比,门徒与随从作比。大卫可以做的事情,不见得我们或者其他人就可以做,因为大卫是神的受膏者。当时大卫已经被膏立为以色列王,只不过他的敌人扫罗在逼迫他。扫罗也是受膏的以色列王,可是因为不顺服,被神弃绝了。难怪保罗说“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,自己反被弃绝了”(林前9:27)。扫罗就是前车之鉴,他是受膏的以色列王,却不称职,被神废了。

大卫当时已经被膏立为以色列王,正因如此,大卫与基督的比较至关重要。当时大卫虽然已经被立为王,却四处逃难,藏身于深山洞穴,因为他的敌人扫罗在追杀他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,在艰难困厄中,大卫写出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诗歌,甚至最经典的诗歌。

神借苦难磨练他的仆人。神让大卫在犹大的深山洞穴中受苦多年,然后才登基做王。所以你要是遭遇艰难困苦,不妨读一读诗篇,不禁会说:“原来有这种遭遇的并非我一人。”大卫经常说“我的敌人环绕我,设下网罗,要毁灭我,吞吃我”。他也说自己泪流成河,弄湿了床榻,他遭遇了何等大的苦难!他也经常忍饥挨饿,在这个例子中,他和手下人饿坏了,找不到吃的,只有祭司吃的陈设饼。

同样,主耶稣也是神的受膏者,世界却藐视、拒绝他。扫罗四处追杀大卫,法利赛人也四处逼迫耶稣,耶稣无论去哪里,法利赛人都如影随形,伺机杀他,后来果然杀了他。由此可见主耶稣与大卫的对比。

耶稣比大卫更大,他是大卫的主。为什么耶稣比大卫大呢?在旧约,大卫是弥赛亚的象征。弥赛亚当然不是历史上这位大卫王,而是以后要来的大卫王,比如以西结书就有这种预言(参看结34:23-24,37:24-25)。你说:“大卫不是死了吗?以西结怎么还说大卫要做王呢?”以西结说的是另一个大卫,一个更伟大的大卫!难怪主耶稣能够引用大卫的例子,他在将大卫与随从跟自己与门徒作比,也在显明他就应验了先知的预言,是神的受膏者。凡事奉他的人,如果有需要,哪怕吃了圣坛上的饼,也不算违背律法。因为他们在事奉神的受膏者,是属于神的人。

主耶稣之所以大过大卫,因为大卫犯过罪,耶稣从未犯罪;大卫拯救了以色列,耶稣拯救了全世界,所以耶稣是大卫的主。

耶稣是圣殿的主

主耶稣回答的第二句话是,“再者,律法上所记的,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,还是没有罪,你们没有念过吗?但我告诉你们: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。”

“有一人比殿更大”,这句中文翻译不够准确。准确的翻译是,“有一样东西比殿更大”。中文圣经翻译者假设这比圣殿更大的是主耶稣,但这里用的是中性词,如果是指主耶稣就必须用男性词(希腊文有男性词、女性词和中性词之分)。主耶稣当然比圣殿大,可主耶稣此处特别是在强调他的身体比圣殿大(希腊文“身体”一词是中性词)。难怪保罗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,因为在约翰福音2章19-21节,主耶稣也把自己的身体说成是圣殿。“有一样东西比殿更大”,主耶稣是在说他的身体比圣殿更大,因为他是圣殿的主。

圣殿是赎罪之所,为什么主耶稣比圣殿大呢?因为牛羊的血根本不能为人赎罪,现在耶稣用自己的血除去了人的罪,所以他比圣殿大。圣殿也是敬拜神、与神交通之所,会众为什么去圣殿呢?不只是献祭,更是敬拜神,与神相交。在哪里才能真正与神相交呢?是教堂建筑吗?是在基督里!我们在基督里与神相交。

耶稣是安息日的主,所以是律法的主

圣殿是服事神的场所,这是主耶稣这番话特别强调的一点,祭司是在圣殿中服事神。服事神并不违背律法,而是履行律法。主耶稣是大卫的主,是圣殿的主,也是安息日的主。他比安息日还大,意思就是比律法还大,因为安息日是律法的一部分。何等荣耀的主!可是世人不承认他,正如大卫虽然被膏立为王,以色列人也不承认他。但大卫后来真的登基做王了。主耶稣也会成为世界之主,而且那一天已经指日可待。

耶稣是主,却甘愿俯就我们

腓立比书2章9-11节说,神将耶稣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,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,无不屈膝,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,使荣耀归与父神。

终有一天,万民都要跪拜耶稣,正如那些曾经拒绝大卫的人都要跪拜大卫王一样。圣经告诉我们,那一天必定来临。可是一说到耶稣是主,我们往往恐惧战兢,而不是涌出爱意,不禁想:“耶稣这么伟大、荣耀,我怎能亲近他呢?”所以必须将马太福音12章与11章合起来看,耶稣说“我心里柔和谦卑”,他虽然伟大,却心里柔和谦卑,甘愿俯就我们这些卑微的人,这就是耶稣的美丽之处!

耶稣怜爱儿童,关心妇女。那个时代没有拉比愿意理会妇女,妇女在社会没有地位。不妨看一看犹太律法,妇女与儿童、奴隶同列,耶稣却关心妇女,跟撒玛利亚妇人谈话,没有拉比会这么做。今天的妇女能有社会地位,这要完全归功于耶稣基督的教导。耶稣也怜悯患病的、软弱的。他并非伟大、忙碌到无暇理会我们,这样的主才深深吸引了我。

与基督联合才能拥有公义

我们在谈积极、外向、大能的公义,之所以有这种公义,是因为我们与这位基督联合了。他是伟大、有能力的主,我们是他的仆人。无论去舞厅还是去其它任何地方,我们是基督的代表。同时,我们也内心柔和,俯就、屈尊。俯就、屈尊意思就是谦卑自己。所以虽然我们是基督的仆人,可是也心存基督的心,温柔对待那些困苦流离的人。

与基督联合的人就是神的儿女。如果你真是神的儿女,是神的子民,那么世人也看得出来。你身上带着天国的香气和权能,世人会察觉到你与众不同,而这正是吸引他们之处。你有这种香气吗?有这种积极的公义吗?这是与基督联合的结果。我一开始就说,众人对使徒们刮目相看,因为他们曾经与耶稣同在,生命便不同了,众人看见他们身上有耶稣的素质。

我们在基督里与神相交

惟有与基督联合,我们才能与神相交。可是怎样与神相交呢?我们是在灵里与神相交。人与人接触有三种形式,一种是身体接触,比如跟某人握手,或者打拳击,或者打网球、羽毛球等等。这些都是身体接触,有的更直接一些,有的间接一些。与某人讨论问题,这就是思想接触。但属灵上相交必须有灵的接触。你明白身体接触、思想接触,可你明白灵的接触吗?很多基督徒对此一无所知。

孩子成长期间完全是身体活动,很少思想活动,眼睛都无法集中,更不用说思想集中了。起初只是身体接触,整天要吃的。渐渐有了思想接触,似乎也想跟大人说话。最初只是一点噪音,你哼一声,他也哼一声,只能交流到这种程度了。渐渐长大一点,他开始明白思想活动。先是琢磨手指,花很多时间摆弄手指。他还不会数手指,只能看。再大一点,他开始懂得如何数手指,当然到达这个阶段需要很长时间。等到长大了,他就变得越来越老练,能够做复杂的思维分析,能够跟你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。

此外还有灵的活动,灵的交流。正是在这个领域,我们明白死是什么意思。很多人根本没有灵的活动,在属灵上是死的。然而一旦重生了,基督的光就会进入你的生命,你就开始有了灵的活动。有了灵的活动,意思就是你开始懂得如何与神交流。

年幼基督徒与神的交流非常肤浅,更像几声哼哼唧唧,仿佛婴孩喃喃自语。不要失望,这是第一步,渐渐成长了,婴孩有一天就能叫“爸爸、妈妈”,让父母心花怒放。你不会怪罪婴孩说不出“爸爸早上好,今天天气真好”,他只能咕哝几声,而且只要含糊地叫一声“爸爸”,你就已经乐不可支了。

学习用灵来与神交流

有时候年幼基督徒来到神面前想做一通长篇演讲,他们觉得讲的不好,灰心丧气。你这样想,可见还不明白属灵生命和属灵交流。只要你能道一声“天父”,神就会心花怒放,正如婴孩叫“爸爸”一样。对神做一通演讲,这是思想活动,不是灵的活动,灵的活动是由衷地对神说一声“天父”,这就很动听了,蒙神悦纳。渐渐地,你也能够说“哈利路亚,赞美神!感谢神!”这些就是动听的祷告。

还记得孩子第一次说“谢谢”吗?真是太动听了。要是孩子冲我发表一通演讲,我会说:“你从哪里学的?”可是他一句由衷的“谢谢”,就非常动听了。所以你祷告要学习灵的活动,不要每晚都向神发表一通演讲,像念经一样反复唠叨。你只要由衷地对神说话就行了,哪怕仅仅一个词。

身体接触是用肉身,思想接触是用头脑,灵的接触是用心和灵。你祷告是用灵还是单单用口呢?祷告当然可以用口、用脑,但不要单单用口、用脑。在哥林多前书14章15节,保罗说,“我要用灵祷告,也要用悟性祷告。”可见用灵祷告与用悟性祷告是不同的,你用灵祷告过吗?是不是经常用头脑祷告?两种祷告截然不同。要想亲近神,就必须学习两种祷告——既用灵祷告,又用头脑祷告,而不要单单用头脑祷告。

起初学习用灵祷告,你会发现很困难,因为你的灵就好像婴孩尚未开发的大脑一样。你试着用灵祷告,起初似乎语无伦次,保罗说好像婴孩说话。说方言就是婴孩喃喃自语。很多人不解的是,主耶稣虽然圣灵充满,却从未说过方言。因为主耶稣从未在婴孩阶段,他在属灵上一直是神的儿子。用方言祷告固然好,可这是喃喃自语,你自己都不知所云。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11节说,“既成了人,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。”保罗这番话指的是方言。

起初这种喃喃自语在属灵上非常有帮助,可是你必须更进深、更属灵,开始用灵叫“爸爸”,开始由衷地向神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话,终有一天你能够跟神深入交流。可是千里之行、始于足下,你必须有个开始。

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在灵里与神交流。你是怎么祷告的呢?我来到神面前往往缄默不语。两个人无需言语便能够心有灵犀,这实在太美妙了。但我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,我只不过放下了思想活动,学习在灵里祷告,与神交流。

学习在灵里与神交流,就会听见他的回答。你听见神的回答了吗?前几天我跟于牧师的小孩儿说话,可是就好像在跟婴儿床说话,因为小孩儿丝毫没有反应,她只有两个月大。跟两个月大的小孩儿说话,她完全是一脸茫然。我想这就是神的感觉,他跟我们说话,我们却一脸茫然,神仿佛在对牛弹琴。我们却说——“奇怪,为什么神不跟我说话?”

孩子稍大一些,再跟他说话,他就会有所反应。他不明白我在说什么,可是他会试着回应。等到有一天属灵上长大了,你就开始听见神在说话了,然而还是不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。渐渐地你开始明白神说的是什么意思,并非完全明白,但开始明白了。再长大一些,你就会跟神甜蜜相交,这种相交是永无止境的。我们要学习在灵里祷告!

《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