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:见到未见的事
张熙和牧师

讲稿下载(电脑版)

信心是探讨重生与更新的关键,然而解释信心并非易事。其实探讨信心的书籍非常多。

可以将信心描述为完全委身给神,或者完全忠心于神,这是圣经学术界都熟悉的概念✻✑✽。我们信靠神、相信神,所以忠心于神。信心与忠心不可分割,其实新约希腊文“信心”(pistis)一字包含了这两个意思。我们要相信神,并要忠心于他。

本章探讨的是新约的信心,而且是回溯到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,从这些基本问题入手。探讨的目的是为了具备信心,而不是仅仅头脑上明白。我们关注的是实际生命,远非知识。因为没有真正的信心,就无法认识神。可见我们是在探讨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。

希伯来书十一章信心的定义

索解圣经的信心含义,就得看讲论信心最经典的一章:希伯来书11章。圣经谈及信心定义的经文寥寥几处,希伯来书11章便是其中之一。新约其它地方也谈到了信心,但都是假设读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信心。

今天很少人知道什么是信心。宗教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,指出了信心和因信称义的重要意义,却没有设法解释清楚什么是信心。

尽管解析信心的博士论文以及学术性文章、著作铺天盖地,但基督徒还是不大清楚什么是信心。也许这就说明信心不能用学术研究、思维分析的方法来明白,信心是跟神之间的互动关系。

我们对信心都有一些笼统性概念,但要“求甚解”。本章当然无法全方位探讨信心,也无法解答一切关乎信心的问题。但愿神乐意赐给我们一些要领,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命。

希伯来书11章这一章之内,“信心”出现23次,“相信”出现1次(6节)。其中列举了很多信心伟人的实例,他们的信心强而有力,因为是源自跟神的密切关系。用真实人物的榜样来解释信心,让我们去领悟什么是信心,这就会印象深刻。这种结论并非靠分析梳理得来的,而是亲眼目睹那些有信心的人凭借信心成就了什么。

凭借信心,才能得到神的接纳和称许

1信,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,对看不见的事有确据。2古人因着这信曾受到了赞许。(来11:1-2,标准译本)

上一章看见,关键不是我们接不接受神,而是神接不接纳我们。以为只要我们接受神,神就会接纳我们,这是大错特错了,而且后果不堪设想。

有一次在欧洲,我问一位女士是不是基督徒,她反唇相讥道:“当然啦!你以为我是异教徒?”该国国民都在国立教堂受了婴儿洗,所以若不是基督徒,是什么呢?异教徒?遗憾的是,很多人其实是异教徒。西方世界基督教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传统,做基督徒在神看来未必有什么意义,也未必蒙他称许。

圣经所教导的信心是什么?

1. 信心:见到未见的事

“信,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,对看不见的事有确据”(来11:1,标准译本)。希腊文这番话不容易翻译,但大体意思已经很清楚。这节经文说到了“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”。我们所盼望的是什么呢?罗马书8章24-25节给出了答案:

24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;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,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?25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,就必忍耐等候。

救恩与盼望紧密相连。我们靠恩典、凭信心,进入了神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的救恩。然而神荣耀奇妙的救恩工程尚未大功告成,所以目前还不得见。25节说到了“所不见的”,强调我们盼望的是那见不到的,并非现在肉眼可见的。盼望,顾名思义,都是指向见不到的事物。前几天我们一直在期待与一位亲友会面,今天终于得见。要是我们一直跟他在一起,就不会盼望他到来。

我们是盼望见不到的,并且“忍耐”等候。信心就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,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。这些事今世是看不见的,但来世会看见。保罗说:“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,乃是顾念所不见的;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,所不见的是永远的”(林后4:18)。看得见的事物是短暂的。你周围所见的每一样物质东西都是短暂的,没有一样能够永存。身体也是短暂的。见到了五年未谋面的朋友,就不禁感叹身体短暂。时光荏苒,头发开始稀疏泛白,脸上也增添了几道皱纹。肉眼所见的,没有一样是永久的。物质事物短暂是个不争的事实。

然而我们若有信心,就会关注所不见的永恒事物,而不是所见的短暂事物。所不见的事,肉眼看不见的事,才是永恒的。属灵世界是永恒的,甚至宇宙化为乌有,属灵世界依然长存。

这座教堂终有一天不复存在,大柱子也会消失。在座的讲员、听众都会逝去,一百年后我们没有一个人还会在世。我不是在危言耸听,只是在说生命的现实。

短暂的事物不需要信心。看不见的属灵事物,永生神,主耶稣,圣灵,天上的耶路撒冷,教会这个被救赎的属灵基督身体,这一切才跟信心息息相关。

2. 信心犹如眼睛

信心好比眼睛,见到未见的事。肉眼能够看见可见的事,盲人却看不见。缺乏信心的人就是属灵世界的盲人,神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理论或者哲学概念。也许相信耶稣的某些事情:是神的儿子,生于马槽等等。将信心建立在一个马槽故事上,这就是真信心吗?

信心离不开属灵洞察力。没有属灵洞察力,我们看属灵事物就是很荒谬,或者就是一些运用了一堆哲学及神学术语来表述的抽象概念。没有信心的人看汽车、房屋、名誉这类东西才真实。但有信心的人用属灵眼睛,并非肉眼,看见了真实的属灵事物。

圣经说信心是从属灵层面看事物。此外,信心也是看见属灵的事物。二者并非等同,但息息相关,是信心外在表现的两个方面。第一个方面(属灵层面看事物)意思是说,有信心的人是以信心之眼看一切,即从属灵的视角看事物,并非凭外貌。第二个方面(看见属灵的事物)意思是说,有信心的人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事,包括属灵现实。

3. 挪亚因信见到未见的事

挪亚因着信,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,动了敬畏的心,预备了一只方舟,使他全家得救。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,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。(来11:7)

挪亚蒙神指示他“未见的事”,即将来的事、五官感受不到的事。他知晓了几乎无人知晓的那看不见的事。他怎么知道这些是真的呢?是不是他想象出来的呢?

耶稣再来的教导就属于未见的事,但凡自称是基督徒的都会知道。他再来这件事对你而言真实与否,就在乎你有没有信心。每个基督徒理论上都知道:耶稣由童女所生,死而复活,升到了天上,还会再来。他再来的时候,你会不会惊呼——“天哪!他真的来啦”?

缺乏属灵洞见的人认为,肉眼见不到的事就是虚幻荒谬的。而属灵洞见是由信心而来的。信心确实很奇妙,并非突发奇想,而是相信神的话(正如挪亚一样),这样就从神得到了属灵洞见。

4. 亚伯拉罕因信见到未见的事

下一节经文说:

亚伯拉罕因着信,蒙召的时候,就遵命出去,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,出去的时候,还不知往哪里去。(来11:8)

亚伯拉罕第一次回应神的呼召走出来的时候,还不知道往哪里去。目的地是亚伯拉罕闻所未闻的迦南地。而且希伯来书指出,亚伯拉罕凭信心踏上旅程的时候,还不知道终点是哪里:“出去的时候,还不知往哪里去”。创世记12章1节也记载说,雅伟对亚伯拉罕说:“你要离开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”。此刻还没有提及亚伯拉罕的最终目的地。

可见亚伯拉罕必须凭信心而行,每一步都闻令而动。若是在路上失了信心,他就不会抵达“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”。因为他不会知道神给他的是哪块地,也缺乏坚忍的信心去得应许地。

亚伯拉罕心驰神往永恒的事,他“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,就是神所经营、所建造的”(来11:10)。他渴望天上的城,并非地上产业。因为神“已经给他们(即那些有信心的人,来11:16)预备了一座城”,城名为“天上的耶路撒冷”(来12:22,参看启21:2)。这不是黄粱美梦,亚伯拉罕用信心之眼看见了神的城,不惜抛弃地上财富。他轻看世界,无视世上的财富、享乐;却渴望永恒事物,定睛仰望神的城,就是神为那些与神同行的人所预备的城。

你像亚伯拉罕吗?抑或你看属灵事物如雾里看花,甚至荒诞不经?你是不是看耶稣再来以及天上的城为神话故事?信心是看见未见的事,看见属灵的事。我们是因信得救,不是因教义得救。救恩是给亚伯拉罕和挪亚这类人的应许,因为他们用属灵的眼睛看见了未见的事,并且一生凭信心遵行神的命令。真有信心的人,就会得到神的悦纳和拯救。

5. 摩西因信见到未见的事

希伯来书11章27节这样说摩西:“他因着信,就离开埃及,不怕王怒;因为他恒心忍耐,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。”摩西忍受了埃及法老的逼迫和恼怒。摩西是埃及王子,本可享受埃及的荣华富贵,何必受苦呢?但摩西不屑于这些享乐,因为他的属灵感官专注在肉眼见不到的事情上。

我们若自称因信得救了,则也是“恒心忍耐,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”吗?抑或我们的信心无非是接受了某种基督教教义,甚至也接受了基督钉十字架,包括在主日学听来的故事?如果这就是信心的全部内涵,那么我们只需要基督教文化和教育就可以得救了。

按照圣经,信心是能够看见属灵事物。摩西之所以恒心忍耐,甘愿在旷野经受诸多苦难,是因为他的眼光不是专注短暂事物,而是定睛仰望那看不见的主。“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,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”(来11:26)。

6. 仰望耶稣

希伯来书12章2节说:“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。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,就轻看羞辱,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,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。”这节经文鼓励基督徒生活中要不断地“仰望耶稣”(持续不断,现在分词)。但耶稣现在在哪里呢?我们看不见他,因为他坐在了神宝座的右边。肉眼“仰望耶稣”是讲不通的,这是用属灵的眼睛“仰望耶稣”。每个基督徒都是已经蒙神呼召,要以坚忍的信心不断地仰望耶稣。

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心

今天有两种本质上截然不同的诠释,都被称作了“信心”,难怪基督徒弄不明白到底什么是信心。一个是头脑看见,一个是属灵看见,都被叫作“信心”,就会让人误以为是一码事。其实二者截然不同,头脑看见不等于属灵看见。今天大部分人的“信心”是头脑看见,并非属灵看见。

什么是头脑看见呢?比如我向你解释某样事,你说“明白了”,意思是你的大脑明白了我的话。这就是头脑看见,但并非新约中“信心”的意思。很多人自称相信耶稣,可是你若问他们为什么相信,答案可能是:“因为我朋友相信耶稣。我朋友是个信得过的人,我绝对相信他的话。他告诉过我他的属灵经历,甚至听见了神向他说话!我朋友不会骗我的,他确实听见了神的声音,可见神是真的。”

你的理由无可厚非。在此也不必质疑你朋友的经历。更不要限定神在世上的作为,神能够做任何事。然而关键问题是,你朋友对神的信心是直接的;你的信心却是间接的,建立在了你朋友信心的基础上。你是头脑相信,他是属灵上相信,区别就在这里。相信他的见证当然没问题,但这并非希伯来书11章1节所定义的信心。头脑信心可以是属灵信心的入门,但不能代替属灵信心。

有些人是读了一些属灵伟人传记,便做了基督徒。比如伟大的印度基督徒孙大信,他的经历很奇特,神透过他行了神迹奇事。我不怀疑这些记载的真实性,我自己也有类似经历,知道神的作为。

可能你在基督徒聚会上亲眼目睹过病人得医治。神能行神迹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当然有些“神迹”是假的,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。我曾见过一个人的腿透过祷告变长了。他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了一大截,无法正常行走。有人为他按手祷告,同时也有摄像机对准了他的腿。就在镜头前,这条腿在祷告中变长了。证据就在眼前,“眼见为实”,你亲眼看见了神迹发生。很多人看见神迹后大呼:“哈利路亚!我现在相信神啦!”他们现在相信一位行神迹的神,这当然是某种信心,但这是得救的信心吗?我们可能会很惊讶,这种信心竟然还不是得救的信心。

耶稣走遍以色列全地,当众医病,使瞎子复明。很多人亲眼目睹了这些神迹,于是相信了他。他们看见耶稣对瘫子说:“起来!拿你的褥子行走”(可2:9-11,太9:6)。这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,起来行走。

拉撒路去世,四邻皆知。四天之后,耶稣吩咐拉撒路:“拉撒路,出来!”他就真的从坟墓里出来了。很多人因为肉眼看见了这个神迹,就相信了耶稣。但根据希伯来书11章1节,真信心是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事。

看见了神迹而相信神,这没什么错,但这只是信心的入门而已,并非得救的信心。你的信心是哪一种呢?你是读了一本传记,才成了基督徒吗?很好,然而你的信心若是构建在了别人经历神或者经历神迹的基础上,那么你的信心仍是间接的。根据新约,得救的信心是与神直接的关系。正如摩西,恒心忍耐,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。

头脑信心是对资料、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。你权衡各种观点,最后得出一个逻辑推论。你看见了一个神迹,便以逻辑步骤推论说:神是真的,并且有能力医治。这是头脑信心,是根据调查、研究而得出的,如同法庭上运用的程序一样。法庭上,法官和陪审团听证,再权衡这些证明、理据以及证人的可信度,于是做出判决。头脑分析当然不是错,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头脑分析,辨别真假,继而决定接受与否。

但我们必须区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心。一个是头脑上接受某些教义,这无可厚非,但只是属灵信心的入门而已。得救的信心是看见肉眼看不见的永恒事物。

两种看见和认识

两种信心之间的差异,也可以用“认识”与“知道”之间的意思悬殊来解释。“我知道约翰”,意思未必是我跟他相识,只是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。“我认识约翰”,意思就是说我跟他相识。然而,即便我见过约翰,跟他握了手,甚至交谈了几句,依然不能说认识他。圣经中“认识”是指关系,关系基础是两人之间的相处。这是直接认识,与“知道”不同。

目睹了一个神迹,我们对神的认知就会增多,更加了解神的慈爱、能力以及威严。如果这些认知激励了我们去跟神建立起亲密互动的关系,我们就会由知道他转为认识他。这是由间接信心到直接信心的重要转变。“看见”是我们认识某人某物的一个主要方法。信心是属灵的眼睛,所以我们是凭借信心去认识神,跟神建立互动关系。

既然是透过信心之眼去认识神,那么什么时候才算是认识神呢?如上所述,即便我们见过某人,跟他握了手,甚至交谈了几句,但还是不能说认识那人,除非是建立了一种关系或者友谊。

我们一生中邂逅了很多人,并且交谈过,但大多不能说是真正相识。惟有建立了友谊或者关系,才能说彼此相识。真正的认识是相互认识。

认识神也必须是相互的。“主认识谁是他的人”(提后2:19);“若有人爱神,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”(林前8:3);“你们既然认识神,更可说是被神所认识的”(加4:9)。

认识耶稣也必须是相互的:“我是好牧人,我认识我的羊,我的羊也认识我”(约10:14)。在马太福音7章21-23节,耶稣提到有些人称他为“主”,并且奉他的名行奇事,于是就声称认识他;但他对他们说:“我从来不认识你们”。

肉身是看见属灵事物的屏障

来到第二点:人的肉身很容易妨碍我们看见属灵的事。下面用洗礼的图画来解释这一点。

洗礼代表了死:向自我死,向属肉体的旧生命方式死。死为什么重要呢?也许你说:“这个问题不难回答。我们是借着死而向罪死。”不错,但并非这么简单。因为首先必须向肉体死,然后才能向罪死。

1. 肉体的捆绑

罗马书6章用向罪死的图画阐释了洗礼的意义。而罗马书7章一开始就是“或者”一词(中文圣经没有把这个词翻译出来),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同一样事。可见保罗是在继续谈6章的话题。7章指明了肉体与罪之间的关联:我们必须向肉体死,才能向罪死。

保罗在7章描述了他先前“在肉体中”的困境:他行不出所愿意的善,却做了所恨恶的恶(罗7:15以下)。这就好像有些人每逢新年就立下大志,却无法落实。他们的困境是:想行善,却无能为力。有一股能力住在这“旧人”、未重生的人里面,让他力不从心;尽管他想行善,最终却犯了罪。

保罗说:“若我所作的,是我所不愿意的,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。既是这样,就不是我作的,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”(罗7:16-17)。保罗在说什么呢?有东西在阻挠他行出所愿意的善。是什么在阻挠他呢?是“住在我里头的罪”。罪不只是一个行动,更是一股能力,强迫我做违心的事。18-20节保罗继续说:

18我也知道在我里头,就是我肉体之中,没有良善。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。19故此,我所愿意的善,我反不作;我所不愿意的恶,我倒去作。20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,就不是我作的,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。

23节保罗继续谈这一点:

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,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。

保罗说到了“肢体”,即身体器官诸如胳膊、腿、眼睛等。希腊原文是复数形式,指的是整个身体。保罗说“犯罪的律”运行在肢体(身体)中,跟“心中的律”争战,虏获了他。保罗整章的结束语发人深省:“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,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”(罗7:25)。

这就证实了我们前面的观察:必须向肉体死,才能向罪死。就这么简单。受洗的死是代表了除去肉体,结束属肉体的旧生命。一旦亲历这种死亡,并且领受了圣灵,接下来会如何呢?罗马书8章9节说:“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,你们就不属肉体,乃属圣灵了。”

“你们就不属肉体”了?但你的身体并没有消失啊?保罗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是属灵的,意思是说:我们不再受肉体以及肉体的权势所控制了。正因如此,他才特别将“属肉体”与“属圣灵”作比。

2. 肉体的帕子

很多基督徒屡战屡败,就心想:“罗马书7章千真万确,完全说出了我的情况。我愿意行善,却行了恶。”如果你依然在肉体以及罪权势的控制下,尚未从罗马书7章的生命状态迁移到罗马书8章的新生命,那么你这番话说得不错。

肉体是一块帕子,蒙住了你的属灵眼睛,阻碍你看见属灵事物。属肉体的人都看不见神的事,他看属灵事物是抽象概念,甚至是神话故事。他看重的是物质现实,即汽车、房子、旅游等等,这些是能够看见、听见并且享用到的。他认为神的事情毫无意义,甚至愚拙(林前2:10-14)。他需要彻底改变,才能够成为基督里的新人。

我们在受洗那一刻“除去肉体”,意思是我们凭信心经历到了属灵上的转变,而不是洗礼具有神奇功效。靠神的恩典,圣灵的大能“除去”或挪走了辖制我们的肉体强权,我们甘愿由圣灵掌管。这是从一个权势领域彻底迁移到另一个权势领域。然而你若继续属肉体,肉体就会像一块帕子,遮住你的属灵视野,让你看不见属灵现实。使徒保罗说:

15然而直到今日,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,帕子还在他们心上。16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,帕子就几时除去了。17主就是那灵;主的灵在哪里,那里就得以自由。18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,好像从镜子里返照,就变成主的形状,荣上加荣,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。(林后3:15-18)

只要没有除去遮住属灵眼睛的肉体帕子,我们就无法“看见”主的荣光。保罗在下一章继续谈论这个帕子:

3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,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。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,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。基督本是神的像。(林后4:3-4)

那些灭亡的人是一叶障目、不见福音,也无法理解福音。他们是属肉体的,而罪掌控着肉体。他们终会灭亡,因为罪的工价就是死(罗6:23)

但感谢神,我们肉体的帕子在基督里得以除去。现在,“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,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、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,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”(来10:19-20)。这里甚至称耶稣的身体为“幔子”。十字架上他的身体被刺透,就为我们开通了进入圣所的路,得以觐见神。耶稣的身体是神的圣殿或者“圣所”,“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,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”(西2:9)。当耶稣身体的幔子被刺透,觐见神的路就开通了,我们能够亲近神。

3. 间接信心无须付任何代价

所以我们必须除去被肉体控制的旧生命方式,这旧生命一心追逐地上的物质事物,比如汽车、房子这种看得见的东西,还有人的荣耀、赞誉、赏识,以及地上的牵挂和愿望。只有间接信心的人,他满脑子都是属世的想法,认为属灵事物是虚无缥缈、遥不可及的。

间接信心的另一个缺欠是:不必付任何代价。相比之下,那些向肉体死了的人是付上了高昂的代价,所以能够看见神的荣耀。而头脑信心不需要向肉体死。

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,来跟从我”(太16:24)。背起十字架,肉体就结束了。但头脑信心无需舍己,甚至还可以把玩神学知识。

眼见为实

新约的信心是属灵的视觉,与肉眼正恰相反。但两者也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:都是眼见为实。你问我如何知道某某人确有其人,我会回答说:我亲眼看见了他。眼见就是实据。当有人问使徒约翰2:如何证明耶稣是真的?约翰的依据就是眼见为实:

1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,就是我们所听见,所看见,亲眼看过,亲手摸过的。(2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,我们也看见过,现在又作见证,将原与父同在,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。)3我们将所看见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,使你们与我们相交。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。(约一1:1-3)

这里有两种看见:肉眼和属灵。1节说我们 “所看见,亲眼看过”以及“亲手摸过”,都是指肉眼看见。

2节显然强调的是属灵看见。因为2节称耶稣为属灵的“生命”,这生命的本质就是肉眼看不见的。这是“永远的生命”,现在是在耶稣基督身上向我们显现了出来。

3节说“我们所看见的”,这是指前面两节提到的两种看见。

属灵看见是可靠的

一旦明白信心是属灵的看见,看得真真切切,正如我们知道眼见的是真实的,并非幻觉,就不难明白希伯来书11章1节的意思: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”(和合本)。

认识不同于知道。认识之前,需要看见。而看见的质量,就影响到认识的深度和精度。看得肤浅,认识也肤浅;看的少,认识也少。看得深入,认识通透;视角广远,认识全面。

信心、看见、认识之间的关联,现在已经一目了然。保罗说,我“知道我所信的是谁……”(提后1:12)。人的肉眼现在看不见基督;但保罗的信心,即属灵的看见,让他认识了坐在父右手边的基督。

司提反在结束地上服侍工作的那一刻,蒙恩看见了升至高天的基督。而保罗在服侍工作一开始的时候,蒙恩看见了这个异象。两人都是用信心之眼看见了肉眼看不见的事。惟有凭借信心,才能看见属灵的、永恒的事情。当时在场的人都看不见他们所看见的。那些向司提反投石的人要是也看见了耶稣,肯定会立刻停手了!

保罗在大马士革的经历,圣经并非说他用肉眼看见了耶稣,而是“忽然从天上发光,四面照着他。他就仆倒在地,听见有声音对他说:‘扫罗,扫罗!你为什么逼迫我?’”(徒9:3-4)。5-6节记载了主跟保罗的对话,但并未提及肉眼看见。7节说:“同行的人站在那里,说不出话来,听见声音,却看不见人。”保罗用属灵的眼睛看见了耶稣,所以他承认见过耶稣:“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?”(林前9:1)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
司提反和保罗都是用属灵眼睛看见了耶稣,并非肉眼。但属血气的人听见这番话,会如何反应呢?他立刻会说:眼见为实,他们这种看见纯粹是自己的想象。我们的想法若是属肉体的,也会如此反应。

其实肉眼才是不可靠的,往往看走了眼。有时看见的是虚幻景象,比如海市蜃楼。很多人回忆起某件事,可是那件事经过仔细调查后,真相却跟他们的记忆不同。难怪目击证人总是各执一词。

为什么属灵看见是可靠的,肉眼是不可靠的呢?因为真正的属灵洞见,是神在我们生命中工作的结果。当瞎子呼求神,是神开了他们的眼睛。是神让我们能够用信心之眼看见属灵事物,是神将关乎我们永恒幸福的事情启示给了我们。

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属灵眼睛已经看得一清二楚;我们看得也许不够透彻,却是真真实实的。保罗说:“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,模糊不清,到那时,就要面对面了。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,到那时就全知道,如同主知道我一样”(林前13:12)。“看见”与“知道”再次相提并论,正如那句格言:我见故我知(I see, therefore I know)。见多识广,也更加确知。

属灵异象有很多危险,所以我们必须警惕各种形式的属灵迷惑。今天这种危险无处不在,如何防范呢?必须小心黑暗势力的种种诡计,而这些是借着致命的罪来工作的。内心隐藏罪,就不可能看见属灵异象。罪给了撒但可乘之机,他会用假异象欺骗我们。

当我们内心清洁,神就会让我们透过信心之眼看见属灵的事。所以要记住这句劝勉:“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,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……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”(来12:1-2)。

 


✻✑✽ 将信心理解为完全委身,这在新约学术界是众所周知的概念。《宗德万圣经辞典》(Zondervan Bible Dictionary)“信心”词条:“不要以为信心就是头脑上赞同基督教教义(尽管这也是必要的),信心更要包括彻底、完全地委身给基督,让他做我们的生命之主。”

《圣经辞典》(Dictionary of the Bible, John McKenzie, S.J.)“信心”词条(268页):“从以赛亚所要求的信心内涵可见,信心就是完全委身给雅伟,不再追求世界和物质财富,惟独在神的拯救旨意中寻求神的保障。”

《纳尔逊图解圣经辞典》(Nelson’s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)“信心”词条:“信心,相信神或确信神的态度,包括恪守神在他生命中的旨意。”

参看《圣经辞典新解》(The New Interpreter’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)“信心,忠心”词条,副标题“信心是赞同和委身”(卷2,416-417页)。

2 在此不会探讨约翰一书的作者是谁。我只想让大家看见,使徒约翰也会用眼见为实作答。其他十一位使徒也能够这样作答。如果约翰一书的作者是另一位“长老”约翰,并非使徒约翰,则要么他亲眼看见了耶稣,要么他这番话的“看见”是指属灵的看见。从1节可见,不太可能是第二种观点。